教育局課程發展處
德育、公民及國民教育組
我們生活在香港,對一些環保熱話,包括全球暖化、碳排放、可持續發展等,都不會感到陌生。近年來,氣候的異常變化對地球的破壞逐漸顯現,人類日常生活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大大超出了地球的負荷能力。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的一種,過多的溫室氣體會加劇溫室效應,導致全球暖化。根據環保署的數據顯示,香港的人均排放量比全球的人均排放量高出不少。因此,我們必須對現時的生活習慣作出檢討,減少不必要的碳排放量。
我們希望透過教育,增進學生對低碳生活的知識,讓學生從小建立相關態度及價值觀,並能於日常生活中實踐。低碳生活是環境教育的其中一個重要主題,環保議題除了是學校課程的一部分,亦是一家人可共同學習和實踐的生活模式。實踐低碳生活,我們可以參考以下資料:
- 選用耐用舒適及以天然環保纖維製造的衣服。因製造人造及合成衣料時需耗用大量能源。
- 外出用膳時,不點選過量食物。因生產食物消耗能源及水等資源,而浪費掉的食物亦會產生甲烷及二氧化氮。
- 外出時盡量步行或騎單車,必要時使用公共交通工具。
- 減少進食肉類,多吃素食及有機食物。因為家禽會排放污染物,在飼養期間亦會消耗大量能源。而有機食品不含化學物,對環境影響亦輕微。
- 購買本地新鮮食品及農產品,減少產品在運送過程中的能源消耗。
-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減少使用冷氣機。減少電力消耗,例如洗頭後不使用吹風機而讓頭髮自然風乾、電器或電腦閒置時將之完全關掉。
實踐低碳生活其實還有很多方式,例如大家熟悉的自備購物袋、減少使用樽裝水和紙巾等。只要我們從日常生活的細節起著手,以簡樸、不浪費為原則,就能開展低碳及綠色的生活。
二零一三年九月十六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