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大學通識教育部及可持續發展事務處今年6月開始,於校園內邵仁枚樓天台推出「天台耕種計劃」,讓學生自願參與及透過有機耕種,了解種植及食物間的關係及珍惜食物。
港大天台農莊由堆肥、種植、煮食至回收的整個過程均是在校園內進行,目前種植的植物逾30種,包括生菜、辣椒、香草、絲瓜及秋葵等不同用作食材的植物,收成的植物更會送到校園內的素食餐廳一念素食作食材,讓同學品嚐自己種植的食物。
詳情請留意《蘋果日報》。
香港大學通識教育部及可持續發展事務處今年6月開始,於校園內邵仁枚樓天台推出「天台耕種計劃」,讓學生自願參與及透過有機耕種,了解種植及食物間的關係及珍惜食物。
港大天台農莊由堆肥、種植、煮食至回收的整個過程均是在校園內進行,目前種植的植物逾30種,包括生菜、辣椒、香草、絲瓜及秋葵等不同用作食材的植物,收成的植物更會送到校園內的素食餐廳一念素食作食材,讓同學品嚐自己種植的食物。
詳情請留意《蘋果日報》。
More Information:http://zcb.hkcic.org/Upcycling/cic_edm.aspx
正值暑期,不少家長在網上分享假日郊遊樂,「掘蜆戰績」更是熱門話題!區議員指今年海蜆大造,最近假日有近千人到海灘摸蜆。但環團指市民在海灣大規模挖掘,家庭樂隨時演變成生態災難。
電動車未能在港普及,固然跟充電時間長、續航距離短有關,但政府推行欠力度、充電設施嚴重不足,也是電動車發展的死穴。南韓一所高級科學研究所便發明了「無線充電巴士」,不但可以隔空充電,更可以一邊行駛一邊進行,過程簡單方便,可謂一次過解決電動車多個弱點。
【明報專訊】27歲的張偉賢自小住在由豬欄改建的寮屋,在垃圾堆中執拾舊玩具、聽母親講歷險故事過日子。奇趣故事令他對世界充滿好奇,夢想可以搭飛機看世界,想不到中五時冒昧「敲門」,獲校長籌款5000元助他圓夢;大學時邀請探險家李樂詩代寫推薦信,更成功爭取到贊助,第一次踏足南極。張偉賢現時是全球唯一的華裔極地探險領隊,已在多國舉行超過50場講座,希望藉着相片和文字,讓像他一樣背景的學生可認識世界、認識大自然。張偉賢生命中獲很多人幫助,他亦希望回饋社會,2009年與朋友成立了非牟利機構Ecobus「生態巴士」,藉此推動本地青少年及兒童的生態教育,讓他們學懂欣賞及愛護大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