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出席開幕禮時稱,本港建築物佔全港耗電九成,其中冷氣佔三分之一,鼓勵市民穿清涼夏服,配合節能需要。
黃錦星(中)鼓勵市民穿清涼夏服,配合節能需要。
「香港綠色建築週2013」將於九月七至十四日舉行,活動包括「輕.型」上班服設計比賽、青年綠建論壇及綠色建築導賞團等,以提升市民對綠色生活的認識。
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出席開幕禮時稱,本港建築物佔全港耗電九成,其中冷氣佔三分之一,鼓勵市民穿清涼夏服,配合節能需要。
黃錦星(中)鼓勵市民穿清涼夏服,配合節能需要。
「香港綠色建築週2013」將於九月七至十四日舉行,活動包括「輕.型」上班服設計比賽、青年綠建論壇及綠色建築導賞團等,以提升市民對綠色生活的認識。
大木林蜘蛛 (Nephila pilipes),又稱「人面蜘蛛」,是目前在香港發現體型最大的本地蜘蛛。
建造業議會及香港綠色建築議會於9月首次合辦「香港綠色建築週2013」,將業界盛事「2013年度可持續建築發展香港地區會議」(SB13 HK)擴展為9月7日至14日舉行、為期一週的公眾宣傳活動。
(綜合報道)(星島日報報道)要解決「垃圾圍城」問題,港府將在明年初再到立法會闖關,爭取擴建三個堆填區,而環境局亦多番強調要同時興建焚化爐。目前國內主要城市也同時採用焚化及堆填,單在蘇州就有三座焚化爐,當地每日將六成八垃圾焚化處理,近三成回收,只有百分之五堆填,目標將回收以外的垃圾「全焚化」,當地官員認為本港不能單靠堆填,需要焚化、回收及堆填三管齊下,才能持續解決垃圾問題。 蘇州市市容市政管理局副局長湯以成接受訪問時表示,蘇州將逐步走向「全焚化、零填埋」目標。現時蘇州市人口近七百萬人,與本港相若,但隨著古城逐漸城市化和工業化,人口增長,垃圾量亦由九○年代的每日五百公噸,增至現時每日六千三百公噸,人均棄置量為零點八公斤,仍少於香港。 本港面對垃圾危機,湯以成認為,焚化是快捷方法,亦較堆填區生,加上土地資源珍貴,認為本港要考慮焚化及堆填並用。蘇州市環境生管理處處長姚鳳根認為,焚化和堆填不是二選一問題,兩者都有實際需要,同時要回收減廢,「焚化不等於不做回收減廢,亦要有堆填區備用,三者同步進行。」
由美國海洋保育協會 Ocean Conservancy 於 1986 年創辦,目的旨在鼓勵市民清理出現於各海灘和岸邊的垃圾廢物,並透過尋找廢物的產生源頭,籍此提高大眾對海岸清潔及保育的意識 (www.oceanconservancy.org)。